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的世界,每天的所见所闻,都存在着大量的经济规律。这些规律,在每个人的工作、创业、经营、消费、竞争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旨在通过帮你建立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框架,发现和理解经济世界运转的核心规律。书中涵盖了经济学核心概念,诸如成本、需求、供给、效用、风险等相关知识,通过丰富而实用的案例分析,将经济学思维反复应用到各种生活场景中去,带你战胜人性弱点,用理性指导实践。
〇、前提
0.经济学研究个体做选择;经济学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不是永恒的;经济学有政治目的和政治属性;经济学需要根据社会变化而变化;现有的经济制度下,生产力提升会导致人力需求下降;微观经济学:洗脑需求,控制供给。
1.经济学的两个假设:(1)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2)人是理性的
.
一、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2.机会成本:意味着选择。我们选择的通常是成本低的,放弃的是成本高的。例如比尔盖茨大学辍学创办微软,在当时看是选择继续读书还是辍学创业,在于自己如何选择,大部分时候机会成本都是类似于这种是很抽象的
3.沉没成本:投入了太多东西到最后啥都没得到,而且付出的也追不回来。经济学中应该用机会成本来分析问题,避免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基本都是很大程度会被沉没成本影响。
4.边际分析:增量、额外的、追加的。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值得做;例如买车的时候考虑的那些附加的花里胡哨的功能值不值,觉得值就花更高的价格去拿下。
5.存量与增量:家住北京二环祖传四合院(价值上亿)但是在月薪4k的稳定国企上班 - 存量大增量小。
6.个体选项优化:(1)先了解预算约束的意思,就是所掌握的且无法再突破的资源,不单是指花多少钱,还包括知识技能、人力、能协调到的社会资源等。(2)做个体选项优化时,需要先把预算约束下的所有可行性选项列出来,选项越多越有利。选项都被列出之后,再去权衡选项,做成本-收益分析,哪个选项最好。(需要自己去估算机会成本的价值,且估值要准)(3)只要有影响到成本/收益的情况都叫激励,有正向激励和负面激励,成本/收益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决策。例如自己创业前的可行性分析、创业时遇到的困难,如何果断放弃沉没成本,决策机会成本等等。
7.群体均衡:群体分析就是优先考虑别人是怎么选的;合成谬误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好最正确的做法但是到了一个群体里面反而会变得不好;搭便车是指自己不干活却指望别人干活,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的现象,搭便车的现象可能会影响群体均衡,例如四个人轮流搞卫生,一个人开始偷懒,则影响到了群体决策,最终导致大家都不搞卫生了。均衡形成之后,则很难再改变了。
8.归因谬误:对事情追本溯源的时候,必须分析这件事发生的原因(现实中很多都是多因多果的事件)。(1)大多数人容易把先后发生的事情当做因果关系;(2)大多数人容易把同时发生的两类事情当成有因果关系;以上两点都是归因谬误。处理归因谬误的方法中提到了:问卷法、自然实验(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弄)、ABTest以及最小可行性方法、都是跟产品设计有相通之处。
9.模型与数据检验:模型是现实的简化版本,用于分析现实的情况。模型方法四步走:(1)设定一个假说,将模型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上;(2)找到合适的理论去解释这个假说;(3)利用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4)看检验结果(看假说是否成立,若接受也可能是试探性的接受)—— 一个好的模型可以看做一个好的理论。
10.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社交需求 → 尊重需求 → 自我实现需求
.
二、经济学的核心逻辑
11.需求:有一定价格下,有意愿有能力购买下商品或服务数量叫需求量,没有购买能力的欲望不算做需求,需求的两个要素就是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所以经济学中没有[刚需]一词,买得起就是买得起,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12.需求定律:①替代效应:大部分商品都有替代品;②收入效应: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也可以等同于消费者购买能力增强;
13.商品的受到消费者收入影响、受到热播影视及广告的影响、甚至受到连衣裙的价格影响,这些价格意外的其他因素,被称为需求变动因素。①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收入会影响其购买商品的意愿和能力;②替代品:当两种商品能够相互替代时,两者的购买量就会此消彼长;③互补品:两种商品或服务,能够相互补充时,消费者对其中其中需求增多,就会带动另一种产品的需求;④人的变化:如果消费者数量增加或减少,就会立即推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⑤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者不仅要选择购买什么,还要选择什么时候买;⑥消费者的喜好、偏好的变化:市场营销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影响;
14.供给量:某个价格时,卖家愿意且能够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被称作供给量。所有卖家的供给量加总在一起,就是整个市场的供给。
15.当价格提升,即卖家有利可图,那将会提供更多的供给。例如原油,媒体一直渲染原油即将被开采殆尽,但是在价格上升时,有更多的油井被开发。
16.供给变动:推动供给曲线移动。①投入资源的价格变化:即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就会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增加供给量;②技术因素:意味着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提高,利润增加,则会增加供给量;③同一生产线或同一生产流程下的相关产品:生产智能手机的流水线可以同时产生Pad;④厂商数目:即竞争对手的增加与减少;⑤预期:生产者对于价格的预期;⑥其他因素:例如政策法规、税收标准变化、自然、天气、国际关系等等。
17.要不要买车位:取决于车位配比,如果车位配比过高,则价格不贵;配比较低,则价格提升
18.商业计划书:一个人想要做多大的事,必须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是一个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的顺序。当自己能否站在更高的高度,则代表着管理的这个企业到底能做多大。①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需求曲线大幅右移,而供给还没跟上,竞争对手少,顺势抢占大量市场份额;②关于风口的分析:先从需求的影响因素着手,然后再从供给的竞争对手方面来分析,要让投资人看到,这是一个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
19.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卖家出清了所有货物,买家都买到了满意的货物,这个状态叫出清价格,也叫均衡价格;疫情初期的口罩涨价(供不应求、资源短缺)到外界资源转移进来平衡了供需关系口罩降价(增加产出供应),市场(价格)自行调节供需关系。但是应用到医疗资源等领域,靠市场调节的效果就有限了。每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在供需关系失衡的时候,市场自行调节价格,最终会走向均衡。在确定市场价格的时候,供给和需求都非常重要。
20.供需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受外界影响过大的会出现周期性均衡,如猪周期;否则价格会更加稳定,如可乐矿泉水等。
21.PPI:生产者价格指数;CPI:消费者价格指数;PPI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整体供需周期,因为价格由供需的力量决定。PPI下降意味着商家减少原材料数量、生产的数量,可以感受到经济较为萧条,反之则是PPI上升经济回暖。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类似于去问鸭子有没有感觉到水变暖(变暖了、没感觉、变冷了:在各行各业抽取三千家企业派发问卷来统计)
.
三、消费者选择模型
22.消费者选择的三个因素:①消费者的偏好(你喜欢什么);②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这个东西多少钱);③消费者的收入(你有多少钱)。能给自己带来满足的,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需求,在经济学中都被称为效用,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人心无法准确测量。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即把有限的钱花在效用最高的产品或服务上。
23.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效用的感知、对价格的感知、甚至对收入的判断(行为经济学):①对需要/欲求的针对性(宝洁的多品牌战略,每款洗发水都各自宣传主打的卖点);②消费者判断的过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色彩、冷暖、整齐与秩序);③群体的影响(经典行为经济学:羊群效应);④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圈子攀比与鄙视链:消费者群体抱团会产生鄙视链(例如手机:苹果、华为、小米)、网络外部性(移动和联通的短信不互通,移动先发优势用户都选择移动:先发优势、强者恒强,如果参与竞争需要降低用户的转换成本)、对价格和收入感知的影响(规格变化、大数化小)
.
四、时间与风险
24.风险:经济学概念中,所有结果上的不确定性都叫做风险。分类:①选项和概率都已知的情况叫客观不确定性(如骰子、抛硬币);②知道结果但不知道概率的叫主观不确定性(如赌马);③意外(结果和概率都是未知的:不可预测)
25.风险补偿:借200出去有风险,需要一个补偿系数;时间补偿:这200借出去多长时间,需要一个时间补偿系数。
26.利率=时间补偿+风险补偿;仅有时间补偿的利率为无风险利率(国债);时间补偿+风险补偿为风险利率。
27.负利率是减少贫富差距,少有的不利于富豪的;可以变相削减政府债务;防止外资流入(降低本国货币升值压力,调节进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买房不仅不用付利息,还能少还本金;存款不仅不能拿利息,还需要倒贴本金进去)—通缩的预期,金钱升值的预期。负利率会出现的原因:资本泛滥,即不缺钱;投资机会欠缺;
28.投资来说负利率并不完全等于亏欠,因为通缩的预期,未来的变少的钱等同于现在的钱,拥有一样的购买力。现实世界通过利率链接金融世界,现实世界有因素影响利率变化,从而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变化。
29.年金公式:利润/折现率,5%或3%,以此计算公司估值,然后估值除以股数得出每股价格。通过租金计算房子价值:年租金/折现率
30.利率不要高过GDP,不要搞消费借贷,买房买车等不一样,这种是耐用品,分期等于摊薄成本。
.
五、行为经济学
31.反[理性人假设]:①过渡自信(容易高估自己,如驾驶技术等);②细枝末节的误导(因为看见才相信还是因为相信才看见?框架效应:画地为牢;锚定效应);③偏向于维持现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念);④其他(沉默成本、从众心理等)
32.压力线与支撑线有关,炒股的人希望有后悔药,在压力线处卖,在支撑线处买。
33.反[效用感知]:正效用可以拆解,负效用不要拆开;好处要细水长流,坏处则是长痛不如短痛。
34.前景理论:也叫预期理论。不同的风险预期下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股价到前期高点附近时,会想着不亏即赚,赶紧卖掉;股价到前期低点时,会想着赶紧抄底。
35.前景理论的场景:①均线回归属性:股价会在均线上下浮动,但不会偏离均线太远,偏离太远则是机会或者风险,意味着超跌或超涨;②均线的压力与支撑:某些情况下均线会充当压力线或支撑线的作用;③判断趋势:可以通过均线判定股价大趋势向上还是向下。
36.反[效用最大化]:公司A-有同学一万,自己8千;公司B-有同学5000,自己7千;会选择A就职,但愉悦程度却是在B上班。反[预算约束]:人会在心理给资金设定不同的支出账户,每个账户的预算互不相通(同理,意外之财与劳动所得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账户,避免更多的商业套路,付出没有必要的消费。
.
六、弹性
37.弹性:用来衡量一种变化对另一种变化的敏感度(如跷跷板)。弹性越小,意味着提价的时候越可能接受。
38.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影响弹性大小的因素:①支出比重(支出比重越大弹性越大;反之越小,例如盐、猫粮与狗粮对比);②时间长短(时间越短弹性越小;反之越大);③可替代性(某一个商品或服务的替代品越多,越富有弹性);④商品类别的大小(跟替代性类似,小类的弹性更大,例如方便食品与主食);⑤商品的必须程度(必需程度越高,弹性越小);
39.需求弹性的应用:①产量和收入的关系(新品种水稻增产,价格下降,谷贱伤农,农民进城,加快城市化进程);②生产规划(泰国的大米与榴莲的生产规划);③汇率(本国货币升贬值与进出口);
40.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商品分类:奢侈品 → 普通/正常品 → 劣等品,收入越高,消费升级;以前的奢侈品会慢慢向普通品甚至劣等品转变,例如自行车。
41.恩格尔系数:饮食花费所占总收入的比值,就被叫做恩格尔系数;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饮食在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高于60%即为贫困(并非衡量个人,而是地区或国家)。
42.交叉价格弹性:A产品价格变化1%,B产品的需求量会受多大影响。交叉弹性=商品B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商品A的价格变化百分比。
43.价格歧视:城中村宽带价格与小区宽带价格、职场中的年轻人与中年人、老人与学生、飞机上的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电影院的午夜场、打车的高峰期等等。